刚刚整理了邮箱,看到《叽歪志》发行的消息.快一年了,叽歪已开始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,突然的一封邮件,有一种偶然的欣喜.
http://blog.zixia.net/2001/04/blog-post.html
于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,也就不难想象秦始皇为什么会焚书坑儒,为什么会有文字狱.伟大的华夏文化,也就在这一面表现出强大而令人震撼的传承.原因或许很简答,1970年因受查禁而转入地下的捷克摇滚乐队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(宇宙塑料人)曾在THEY ARE AFRAID写到:They're afraid of the old for their memory,They're afraid of the young for their ideas - ideals,They're afraid of funerals - of flowers ,They're afraid of...
下面是叽歪被死亡的全文:
"叽歪重开的希望不大了."2月1日,李卓桓平静地说,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和等待,他决定不再坚持下去,"生活还在继续,得做点能赚钱的事."在zixia的博客,看到了这篇日志,看到了一个少年的创业梦,也听到梦碎的声音.在逝去的叽歪首页留着这句话"非常抱歉,系统被维护中…",这个不同寻常的维护将会持续多久,我想没有人知道,包括李卓桓.
http://blog.zixia.net/2001/04/blog-post.html
北京时间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,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成功发送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,这封邮件的内容是:"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.(越过长城,走向世界)",这标志这中国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已经成功连接.今天重读这段20多年前的新闻,觉得有点可欺、可笑、可叹.不久前刚看过一篇PDF文档--The Internet Economy 25years After .COM(.com之后的25年互联网经济),最近短短十年,中国互联网也跟随世界的脚步飞速的发展,不断改变的大家的生活的方方面面.然而伴随着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,互联网世界里也发生这很多特色的事情.我们不能改变什么,只有选择沉默.
于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,也就不难想象秦始皇为什么会焚书坑儒,为什么会有文字狱.伟大的华夏文化,也就在这一面表现出强大而令人震撼的传承.原因或许很简答,1970年因受查禁而转入地下的捷克摇滚乐队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(宇宙塑料人)曾在THEY ARE AFRAID写到:They're afraid of the old for their memory,They're afraid of the young for their ideas - ideals,They're afraid of funerals - of flowers ,They're afraid of...
下面是叽歪被死亡的全文:
"叽歪重开的希望不大了。"2月1日,李卓桓平静地说,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和等待,他决定不再坚持下去,"生活还在继续,得做点能赚钱的事。"
叽歪创建于2007年6月,和国内很多微博网站一样,李卓桓曾希望把叽歪打造成中国版的Twitter,虽然离盈利还遥远,但他一直相信,这是一个社会媒体平台,商业价值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,为此他一直在努力寻求融资、改进产品。但到了2009年7月21日,这个梦想被迫戛然而止。
李卓桓记得当天IDC打来的电话是这样说的,"接上级通知,要求你们停止服务。"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,也不知道"上级"是哪个部门,但显然这个通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"如果我们自己不停止服务,就会被拔网线。"李卓桓对政府监管并不陌生,但一般只是删除不良内容,直接要求网站停止服务,还是第一次。
7月22日,叽歪的官方博客写了两句话,一句是麦克阿瑟的名言"Old soldiers never die, they just fade away(老兵不死,只是逐渐凋零)。"另外一句是"叽歪把自己藏起来了,你还能找到TA吗?"不无调侃的意味,此时李卓桓认为,叽歪应该很快就可以重开,不幸的是,他过于乐观了。
叽歪并不是唯一一家被要求停止服务的微博网站,当7月21日当天,还有嘀咕、做啥等网站接到了类似的通知而停止服务,而此前的7月8日,另一家微博网站饭否也突然关停。对于微博网站的整顿是中国互联网专项整治的序幕,到2009年年底,被涉及的网站数量将近10万家,而其中大多是个人创业者的网站。
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,网站被关停就几乎等同于死亡,作为创始人,李卓桓立即开始了寻求解决方法,但问题是,他不知道该找谁。"政府对互联网是多头管理,工信部、新闻办、网监处都是互联网公司的主管部门,但很难找到具体负责的人。"
整个8、9月李卓桓都在想各种办法,让重新提供服务,他和一些主管部门的人沟通过,甚至写过检讨,但网站始终开不了,"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,心照不宣,但无法给你解决。"
值得庆幸的是,网站虽然关了,但公司还算在正常运作之中,因为李卓桓相信十一之后应该会有转机,但十一之后依然是无尽的等待:主管部门从来都没有说不能开,但也从来都没有说什么时候能重新开,这无疑是一种让人煎熬的状态,但似乎最开始的痛苦慢慢地变淡了。
"如果你失去了一条胳膊,一开始肯定是痛不欲生,很绝望,但慢慢也会过去,会习惯,到最后这变成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,会继续去做你该做的事。"李卓桓说,"10月后,团队的人慢慢走了,没办法,平台没了嘛,到十二月,我感觉已经基本上觉得开不了了。"
在创建叽歪之前,李卓桓曾在ChinaRen.com担任网络工程师,并参与创建优酷网,因其互联网创业经历,2009年10月上旬、12月下旬,李卓桓也作为清华企业家协会(TEEC)的成员分别去了一趟美国和台湾。在美国,他参加华源会、亚杰商会的年会,参观了Google、CISCO、 RockYou、Facebook、Apple等一系列硅谷的成功公司;在台湾,也参观了台湾大哥大,无名小站,以及很多SP公司。
"我觉得创业的想法大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,他们也有很多项目不靠谱,但关键是人家想做什么,只要不违法去可以做,没有约束,搞成的搞不成,大家都愿赌服输。一家创业公司创业一年自然死亡,和半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关而非正常死亡,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。"李卓桓说,"我觉得创业的环境不是管出来,主管部门管的越少越好。"
未来做什么?李卓桓还没有想好,"互联网上可以选择的事太多了,但是,能做不一定能做好,能做好不一定能做成。以前我是只要自己喜欢,扑上去就搞,但现在做之前要想一想,看看里面有没有潜在的风险。"(the founder magazine issue 201003)
留言
發佈留言